在90年代初期,我知道了一个名词,也就是“猴版”。也是第一次知道,前苏联出口型总是要次于自用型。在一众出口型号中,名声最差的莫过于“猴版”Т-72系列坦克。
T-72M1是T-72A(“工程172M1”)主战坦克的出口版本,1979年6月22日被苏联军队正式采用。172M1-E5和172M1-E6出口规格的开发于1983年4月完成,同年10月,该坦克获得了T-72M1的军队代号,并被允许出口。首批坦克出口到波、捷和南,稍后出口到印。此外,坦克还出口到伊、阿、伊朗、利和芬。从1986年起,T-72M1在捷克斯洛伐克(ZTS Martin工厂,超过1000辆)和波兰(Bumar-Labedy工厂,超过600辆)按许可证生产,这些坦克也出口到包括东德和叙利亚在内的国家。1987年底至1988年初,印度在Avadi市的工厂开始组装T-72M1。据一些资料显示,由于一些合同的中断和苏联解体,部分坦克进入了新成立的俄罗斯军队。
从技术角度来看,T-72M1大致相当于1982年的T-72A,通常配备简化的炮手瞄准系统、简化的弹药配置、简化的PАZ系统和一些小的结构特征。
坦克的布局与T-72系列相同,拥有三人乘员组和尾部布置的动力舱。战斗重量为41.5吨。
主要武器是一门标准的125毫米滑膛坦克炮D-81TM(2A46),带有射击后清除炮管内残余物的排气装置和热护套。弹药包括44发分装式弹药,配备羽状穿甲弹(初速1785米/秒;穿甲能力为150毫米/60度/2000米)、聚能弹(初速905米/秒;无论距离为200毫米)和高爆破片弹(初速850米/秒;有效杀伤面积为300平方米)。
22发弹药存放在安装于战斗舱地板下方的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送带中。自动装弹的射速为每分钟6到8发。射击后,燃烧弹壳的底部被一个专用机构捕获,并在下一个装弹周期中通过位于炮塔尾部的舱口弹出。其余弹药存放在驾驶舱和战斗舱的附加储弹箱中。
弹壳清除机构的部件。下方是从自动装弹机的旋转输送带中取出弹壳的窗口。
左侧可以看到炮的后膛部分。2A46炮的后膛涂有保护色,而驻退制动器和复进器固定在后膛的下部。升级后的2A46M炮的后膛通常涂成黄色,而驻退制动器和复进器对称固定在炮管的两侧。
炮塔尾部的弹壳清除机构舱口。
与主炮同轴安装的是一挺7.62×54毫米的PKT机枪,备弹2000发。在指挥官的炮塔上安装了一门12.7×108毫米NSVT高射机枪,配有K-10T准直瞄准器和手动瞄准装置。NSVT机枪的备弹为300发。
为了在白天和运动中使用主炮和同轴机枪进行射击,使用了带有独立垂直视野稳定化的潜望式单目瞄准-测距仪TPD-K1。该瞄准器具有8倍放大的日间光学通道和内置激光测距仪(测量距离范围为500到4000米,精度为10米)。由于瞄准角度和侧向提前量在自动模式下没有得到补偿,因此在测量到目标距离后,炮手需要自行在瞄准器中输入侧向修正,先手动或根据主炮护罩上的弹道计算尺确定修正值,并相应调整瞄准标线的位置。这增加了射击准备时间,降低了射击效率。
TPD-K1瞄准-测距仪和夜视瞄准器TPN1-49-23的头部组件布置在炮塔顶部。
在TPD-K1目镜下方,从左到右依次是:弹药类型切换开关;再右边是目标距离调整机构、武器稳定器、炮塔和主炮的操纵开关;接着是信号灯组。最下方是瞄准控制器(“切布拉什卡”)。在目镜右侧的矩形红色指示器是测距仪组件。夜视瞄准器下方可以看到自动装弹机内剩余弹药数量的视觉指示器和炮塔手动旋转机构。TPD-K1目镜左侧是标尺照明调节旋钮。图片来源:Tomash Bouchal。
夜视瞄准器TPN1-49-23是带有主动型光电倍增管的瞄准器,与L-4红外照明器配合使用。夜视范围约为1000米。薄弱的夜视系统是苏联主战坦克的主要缺点之一,作为出口型号的T-72M1自然也不例外。坦克上安装了双轴电液武器稳定器2E28M2。动对动状态下使用APFSDS弹的有效射程为1800米,静对静状态下为2400米。
坦克指挥官可以在昼夜间观察战场并为炮手提供目标指示。指挥官炮塔上安装了潜望式双目综合观察器TKH-3V,日视分支放大倍数为5倍,夜视分支放大倍数为4.2倍。夜间使用OU-3GA2红外照明器辅助观测。目标识别距离为300至400米。指挥官炮塔还额外配备了两个日间棱镜单倍观察器TNPO-160,指挥官舱盖上安装了两个TNPA-65观察器。炮手在主瞄准器前的炮塔顶部安装了额外的观察器TNP-165A,舱盖上还有一个TNPA-65观察器。
指挥官炮塔(旋转至“六点钟”方向)。
通信设备采用了标准的坦克VHF无线电台R-123M和四个用户的车内通信系统R-124。
驾驶员配备了TNPO-168观察器,夜间可以换成主动型夜视设备TVN-2BM或TVNE-4PA,以及舱盖上的两个棱镜观察器。
坦克车体为焊接结构,由轧制装甲板制成。上前装甲板(VLD)以68度的倾角安装,并采用复合装甲结构——在外部和后部装甲板(厚度分别为60毫米和50毫米)之间夹有两块装甲玻璃纤维板。外部装甲板增强了16毫米厚的附加装甲板。其结构等效于厚度为400毫米的中硬度均质钢装甲,对动能弹的防护效果;对聚能弹的防护效果等效于490毫米厚的装甲。车体侧面通过10毫米厚的全橡胶屏障进行加强。
T-72M1车体前部的特征——VLD上的16毫米附加装甲板和下前装甲板(NLD)上没有用于安装扫雷犁的额外接头。
在波兰的车体生产车间中制作的车体前部。
炮塔为铸造结构,具有可变的倾角,带有焊接的顶盖和底板。炮塔前部采用复合装甲结构,在钢制装甲中填充有沙棒形式的填充物。该结构对动能弹的防护效果相当于380毫米厚的中硬度轧制均质钢装甲,对聚能弹的防护效果相当于490毫米厚的装甲。
在炮塔侧面安装了12个902В“乌云”系统的烟幕发射器。该系统通过发射81毫米口径的3Д6烟幕弹,在200到350米的距离内形成烟幕。四发弹同时发射时,烟幕的宽度为100到120米,高度约为8米。每枚烟幕弹的有效烟幕时间约为1.5分钟。
炮塔右侧的烟幕发射器。
坦克还配备了热烟装置、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防护系统(根据出口国家的不同,防护系统配置有所不同)、扫雷具的安装接口,以及自掘壕设备。
在发动机舱内安装了一台4冲程12缸V型多燃料柴油机В-46(В-46-6),采用液冷系统,通过离心式增压器增压,功率为780马力。发动机横向安装在车体内的特制底座上,底座焊接在车底。扭矩通过齿轮增速器传递。
冷却系统为液体封闭循环系统,通过强制循环冷却液并利用离心风扇将空气吹过散热器,风扇安装在车体尾部的特制罩壳内。
空气过滤系统为两级过滤系统,采用旋风分离器和滤芯过滤,并通过引射器排出集尘器中的灰尘。
安装在坦克发动机舱内的В-46柴油机。右侧为空气过滤器仓。
发动机的排气歧管。
变速系统包括两个带摩擦离合器的行星齿轮箱,与单级行星减速器和前述的齿轮箱连接。此外,变速系统还包括独立的润滑系统和液压伺服装置。内部油箱的容量为705升(位于驾驶员两侧及发动机舱内的分隔板旁)。此外,右侧上履带的外部油箱容量为495升。车体后部可以安装两个额外的燃油桶,每个200升或275升,通过专用设备可以将这些燃油桶与主燃油系统连接。
履带部分包括12个带橡胶外罩的双轮承重轮(尺寸为750*190),配有铝合金轮毂,6个单轮支撑轮,整体金属的导向轮,后置的驱动轮可更换履带齿圈,履带链条配有连续式履带链和蜗轮式张紧装置。承重轮采用独立的扭杆悬挂系统,扭杆轴呈非轴对称布置,并在前、第二和第六个节点配有液压减震器。
旧款(右)和新款承重轮。
在满载状态下,单位功率约为19马力/吨。坦克从静止加速到32公里/小时需11至12秒。公路上的最高速度为60公里/小时;加装额外油桶后,续航里程为700公里。履带系统使得单位地面压力平均为0.83千克/平方厘米。坦克能够在未作准备的情况下跨越深度为1.2米的水洼;经过短期准备(发动机舱密封)后,能够跨越深度达1.8米的水域。车组人员可在约20分钟内安装水上障碍物保护套件,从而使坦克能够越过深度达5米、宽度达1000米的水域。
在评估坦克的战斗潜力时,通常会引用当时伊拉克的T-72无法与多国部队的装甲车对抗,包括当时现代的M1A1“艾布拉姆斯”和“挑战者1 Mk.3”。这些西方样品在总体上超越了出口型(以及苏联制造的)T-72,这在逻辑上是合理的,因为西方机器是在之后开发的,主要用于对抗敌方坦克(即苏联及其盟国)。但如果回顾一下1980年代初期西方生产商的出口产品,情况会有所不同。主要西方生产商在20世纪80年代上半期主要向欧洲和中东国家提供和售后服务第二代坦克(例如美各种M60,德“豹式”,英“酋长”,法AMX-30S和AMX-30B2,意OF-40)。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出口开始于1988年。“豹2”主要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出口(荷兰是例外,该国在1982-83年间获得了首批坦克)。
总体而言,直到90年代初,T-72M1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当的竞争力,除了高维修性、可靠性和合理的价格外,还能有效打击第二代西方坦克,尽管其目标探测能力较差且缺乏指挥官重复火控系统。坦克的正面装甲能够抵御主流105毫米口径坦克炮的主要类型的动能(钨合金芯)和累积弹药。发动机、变速箱和履带系统提供了可接受的动态性能、通过性和行驶平稳性(总体接近于最佳西方样品的水平)。据推测,芬兰在1988至1990年间获得了最后一批“M1”型坦克。随后应由下一代型号——T-72С接替,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程度相对较低。
德国统一后,前东德人民军的军官为联邦国防军的军官提供了关于T-72M1坦克结构和技术特点的咨询。1990年11月。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