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鬼子还挺怀念他们的舰,记得在吴基地旁还有博物馆。
“大和”号的骄傲——转向一分钟
“大和”号在26节航速下的战术转弯直径为640米。这是一个出色的成绩,即使是对于一艘战列舰来说也是如此。
战列舰在机动性方面优于其他所有舰船。而“大和”号更是被认为是其中的佼佼者。在满速航行时,它只需要600米的空间(前方空间)就可以完成转向。而转弯“环形”的直径仅为其船体的2.4倍。
“陆奥”螺旋桨
相比之下,“利托里奥”号的情况就差多了。我们通常会对热那亚大师的作品赞不绝口,因为他们精心设计了船体轮廓并确保了意大利战舰良好的航海性能。但客观地说,利托里奥号在满速航行时的转弯直径为其船体的4倍。
依阿华通过巴拿马运河
法国的“黎塞留”号的情况更糟。而美国战列舰则以良好的转向性而著称,其中“南达科他”号除外。这要归功于其船尾的形状、强大的动力装置以及安装在螺旋桨流中间的两副舵。
但没有人能够超越“大和”号。
在巡洋舰和驱逐舰中寻找竞争对手是徒劳的。长船体使得这些舰船根本无法像“大和”号那样进行急转弯。
机动性取决于尺寸和轮廓形状的比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最小船体细长的船舶和与其尺寸相比最小的吃水量将具有最佳机动性。
总体丰满系数可以告诉我们很多。这是一个无量纲参数,可以给出船体轮廓和水下部分的尖锐程度的印象。它是船舶排水量与其长度、宽度和吃水所定义的平行体的体积之比。值越高,机动性越好。
在所有舰船类型中,战列舰具有上述指标的最佳组合。良好的机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巨型战列舰的尺寸。即使在绝对值上,战列舰的转弯直径也小于驱逐舰。对于后者来说,700-800米的距离已经相当于7倍的船体长度。
接下来,舵机进入了竞争。
“大和”号的舵机并不完美。两副舵位于纵向平面内,一副在另一副后面。一方面,这种布局降低了同时损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舵没有安装在螺旋桨流中,这降低了它们的效率。主舵和副舵的面积分别为41平方米和13平方米。与“大和”号的排水量相比,其他战列舰也采用了相同面积的舵机。
上图是“大和”号战列舰的模型。下图是“密苏里”号战列舰的螺旋桨舵机组。
毫无疑问,“日本人”具有不同的横向尺寸比例。但船体细长的差异并不像取得的水面排水量和机动性差异那么大。
“大和”号出色的转向性的原因隐藏在某个地方……
不像其他人
“大和”号被对手低估有关。尽管拥有大量的航空摄影图像,但美国人仍未能识别出这是一艘有史以来建造过的最大战列舰。
263 米的长度并没有表明这艘战列舰拥有 72,000 吨的满载排水量。
意大利“利托里奥”号满载排水量为 47,000 吨,船体长度为 237 米。排水量更小的“黎塞留”号为 247 米。德国“俾斯麦”号为 250 米。而快速的“依阿华”号比日本重型战舰长了 7 米。
也许是船体宽度的问题?
从形式上讲,“大和”号至今仍是最大的非航空母舰作战舰艇。船体中部宽度达到 38 米。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但……
其他对手并没有落后于这位纪录保持者。意大利“利托里奥”号和“黎塞留”号的船体宽度为 33 米。36 米的“俾斯麦”号接近“大和”。
美国的战列舰雄心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巴拿马运河的阻碍。由于这种令人遗憾的情况,它们可以延长在纵向方向,但从来不会在宽度方向增长,停留在 33 米的标记上。
所有后期时期的战列舰都是这样的。在外观上,“大和”号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和可疑的。它的尺寸符合战列舰的标准范围。
是时候潜入水下了。“大和”号的潜水部分是什么样的?
在吃水深度上,“大和”号并不像冰山。在制定其战术技术任务的阶段,提出了在众多太平洋岛屿的近海水域进行基地和行动的要求。因此,“大和”型战列舰始终以相对较小的吃水(10 米)为特征的。
72,000 吨从哪里来?
“大和”号的总体丰满系数比所有同龄人都要高。与其他战列舰相比,更丰满的轮廓。换句话说,“大和”号的船底宽度与其上层甲板宽度相同。
大的丰满轮廓产生了非凡的结果。因此出现了 70,000 吨的排水量、400 毫米的装甲和 18 英寸的主炮。
三艘战舰在机动
“大和”号的转向能力从何而来?
这里一切都很合理。相对较短的船体、较浅的吃水和较不尖锐的船体线条,为“大和”号的良好转向提供了充分的解释。
在当时,良好的转向能力对于反击空中攻击或躲避直航鱼雷来说有多重要?这不用多说。
尽管有明显的优势,但给“大和”号的操纵性打最高分还为时过早。
日本重型战舰能够比其他战舰更灵活地躲避鱼雷,但随后其优势就变得不那么明显了。突然的转向会导致速度损失,而“大和”号恢复速度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12台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GTZA)提供了153,000马力的轴功率。以欧洲海军的标准来看,这样的动力装置可以说是极其强大的。但对于庞大的“大和”号来说,这还不够。
不要认为日本战舰很差。在战斗中,即使是动力装置只有45,000马力的“纳尔逊”级战列舰也能取得成功。
但历史上也存在其他例子。为了对抗日本的战列舰部队,美国建造了快速的“战舰”。
没有人知道“依阿华”号的速度有多快。但两层锅炉机组(普通战列舰的双倍动力装置)并非浪费空间。保存下来的文件显示,“依阿华”号的加速速度几乎是其前辈的三倍。从15节加速到27节只需要七分钟。25万马力——这是一个值得去吹嘘的数据。
在拥有如此动力和战术转弯半径为2.8倍船体长度的情况下,“依阿华”号以57,000吨的排水量夺走了“大和”号的冠军头衔。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的设计在战争的最后一年已经相当过时了。
如果排除“依阿华”号和战后服役的非常先进的战列舰,那么“大和”号无疑在其出现时代表了最强大的战列舰类型。
多少狼喂,大象还是大
要想发挥「大和」的全部潜力,需要的并不多。一个阳光明媚的热带日子和十海里的距离。这是与美国舰队决战的条件。
日本人对这次会面做了非常仔细的准备。集齐了所需的所有手段。射程、460毫米弹药的威力、大延迟引信。大和的弹药库中甚至准备了一种特殊的“潜水”炮弹,用于攻击船只。
对方的炮击应该会被坚固的要塞装甲击碎。为“大和”选择的“一切或没有”的极限方案,提供了在罕见但“恶毒”的远距离命中时的最佳保护。
这里也需要良好的机动性。
但什么都没有用。
战斗发生在各种各样的情况下。美国和日本的战列舰三次交战,但条件一次都不符合日光下的决斗。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战列舰的使用范围并不限于与同类作战。
可以责备“大和”的设计师为了一个狭隘的项目而创建了这个项目吗?
在做出这样的结论之前,请再次看看数字72,000。即使是日本的完美主义者也无法花费如此大的重量来解决一个单一的任务。
有趣的是,尽管拥有如此大的储备,日本人仍然在为每吨船体重量而努力节省重量。即使在视觉上,大和在舰首炮塔区域也能看到上甲板的弯曲。在船尾也有同样的弯曲。这些设计上的巧思是为了在可能的地方减少水线以上的船舷高度。还有一种(纯粹的日本方法)是隐藏在外人的视线之外。要塞装甲板承担了承重功能,并被纳入了强力套件。
上述措施只会增强其本来就很强大的战斗能力。
而对“总体战”的专注并没有影响大和的其他品质。
“大和”的储备足够了
“大和”不仅拥有最厚的装甲,而且是所有战列舰中舯部最短的,占其船体长度的54%。舰首和舰尾(除舵机室和上甲板部分)没有任何防护,可以被任何口径的炮弹击穿。
乍一看,这是一个疯狂的设计。但即使对我们来说显而易见的事情,对“大和”的创造者来说也不是秘密。为什么他们“轻率地”将船体 46% 的部分留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
首先,因为日本的设计与其他战列舰(除了“爱荷华”号)都不一样。大和号的船体具有“瓶形”形状,船首和船尾急剧收缩。换句话说,它的舰首和舰尾的大小和体积都比其他战列舰小。而船体的主要体积集中在中间部分,也就是在舯部防护墙的保护下。
日本人进行了计算,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即使舰首和舰尾都被淹没,雅马多号的浮力和稳定性也能得到保证。
“全部或无”方案意味着舯部防护墙之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对战斗力产生关键影响。逐渐积累损失,导致舰首和舰尾所有哨位和所有舱室被淹没,需要大量的命中才能实现。在拥有平等实力的情况下,在战斗中取得这样的结果被认为是不可能的。大和号也能还击。
在实践中,交战的任何一方都没有将炮击舰首和舰尾作为战术手段,而是专注于突破舯部防护墙。
无需详细描述大和号的装甲厚度和分布。这些数字在任何资料中都可以找到。我只想指出,大和号的结构防护包括几个原创元素。
对于飞机炸弹和发射的炮弹来说,穿透大和号的主甲板比穿透其烟囱的口更容易。烟囱被一块厚度为380毫米的穿孔装甲板覆盖。
另一个特点是水下装甲带,用于在近距离失误时提供保护,当时“穿甲弹”可能击中船体的水下部分。日本人是唯一考虑过这种威胁并制定了防御措施来防止落空的人。
抗鱼雷能力
水下装甲带是防鱼雷防护的一部分,但不是其基础。大和级战列舰拥有完整的三室防鱼雷防护,宽度为5米,符合当时战列舰级别的最高标准。战列舰的船体在整个长度上都有三层底板,但机舱和锅炉舱除外。
从海上历史来看,防鱼雷防护从来没有在靠近船舷的鱼雷爆炸时提供完全的保护。根据损坏描述,位于爆炸地点附近的舱室总是受到破坏并被淹没。防鱼雷防护的任务是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害,防止像巴罕号战列舰那样发生严重事故。
在鱼雷命中时,船舶的大小和内部结构是关键因素。而反浸水和舱室排水措施的目的是消除产生的倾斜。
理论上,要让船舶在平稳的吃水线下沉,需要100%地耗尽其排水量,也就是说,通过破洞注入数万吨水。如果有水密舱室,这种过程可以永远持续下去。但如果倾斜失去控制,那么船舶会在几分钟内沉没。
大和级战列舰拥有双重倾斜消除系统,通过舱室反浸水和燃料转移来实现。其设计能力允许消除14度的倾斜而不损害船舶的作战能力。时间标准是:在第一枚鱼雷命中后5分钟内控制住倾斜和横摇。第二次命中的后果需要12分钟来消除。
战斗蒸汽朋克
大和级战列舰的宽体船体允许将机舱和锅炉舱布置在四排。内部的机舱和锅炉舱得到了可靠的保护:80年前还没有不接触式引信的鱼雷,可以准确地在船尾下方引爆。
就机舱和锅炉舱的布置而言,只有衣阿华号可以与大和号相媲美:它的机舱和锅炉舱沿着船体延伸,长达100米。要让衣阿华号失去动力、电力供应和任何抵抗能力,几乎要“毁坏”一半的战列舰。
大和号项目的一个有争议的决定是有限的使用电力驱动。日本人担心笨重的配电盘和短路,因此在任何可能的地方都使用了辅助蒸汽机。现实情况表明,阀门和蒸汽管道也容易受到震动的影响,而锅炉停止工作会使船只完全无助。
另一方面,要完全停止所有12台锅炉的工作,只能是完全摧毁和淹没锅炉舱。那时候,一切都已经结束了。而大和号和武藏号在最后一战中遭受的猛烈攻击,并不允许我们做出关于这种解决方案优劣的准确结论。
在战争期间,盟军和轴心国都多次遭到水雷和鱼雷的攻击。维托里奥·维内托号、马里兰号、北卡罗来纳号、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瑙号,以及日本的伊势号……实践证明,主力舰相对容易承受1-2枚鱼雷的命中。
“对建造在相同防护标准下的船只的打击后果是相同的。”
大和号和武藏号的最后一战没有任何比较的理由。没有其他战列舰遭受过如此猛烈的炮击。而且,任何一艘战舰都不可能在受到10+枚水下命中的情况下幸存下来。
可以肯定的是,由于更大的排水量和更复杂的结构,大和级战列舰可以承受比所有同龄船只更多的损害。
美国飞行员在报告中指出,只有在第六枚鱼雷命中后,武藏号的速度才明显下降。
406 毫米舰炮是战列舰“陆奥”的主炮。
而信浓号的舰长在遭到4枚鱼雷命中后并没有感到威胁,继续按照原定航向行驶,没有降低速度。结局发生在六个小时后。如果信浓号能够完工并具有密封隔板,那么它可能已经抵达了吴海军基地。
那些船只已经不复存在了。但我们可以下次谈谈它们的武器。
最后,让我们记住以下的话:
“战争是技术的竞赛,但也是意志的竞赛。”
这句话出自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它完美地概括了战列舰的命运,以及它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的作用。
战列舰陆奥的方向舵
文中图片来自博物馆,这里最著名的展品可能是大和号战列舰的模型。在日本,这艘战列舰享有难以想象的狂热地位。这艘船在全社会很高,从幼儿园到养老金领取者,无论男女,所以需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抬头,日本对曾犯下的罪行,至今不思悔改!该舰模型比例为1/10(26.3米长)的大和模型。
真舰葬身鱼腹了!哈哈!以史为鉴,不忘历史!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