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57隐身到底差在哪儿?

重要说明:授权转载微博大佬:“寒霜傲雪2021”,欢迎大家去微博关注这位航空领域大佬,方便日后看到更多精彩分析。下文为“寒霜傲雪2021”大佬基于现有资料,从11个角度,对苏-57 的隐身能力进行的相关分析好文!

图片

正文开始:

1.苏57的LEVCON(前缘涡流控制器)隐形差。苏57的机头角度,LEVCON形成了4个断面。爬行波百分百断吧?电磁波能看到你边条里的LEVCON转轴吧?

图片

对比J20的鸭翼形成2个断面,但你电磁波迎头看到转轴了?J20鸭翼转轴近距离图显示被鸭翼前面的小边条遮蔽了,进气道外壁形成内凹弧形恰好收纳了转轴。

图片

你苏57这个LEVCON隐形设计合格了吗?不合格。

2.苏57进气道隐形差。为什么CF写你隐形级别和F18E同一量级?看你的进气道和边条机身合计形成四个凹腔体反射(和F18E一样)。

图片

图片

少喷F22,F22起码迎头少苏57一半数量的凹腔体且明确涂了涂料的,你苏57连机身隐形涂料也很少涂(参考T50-5R(下图)主翼下表面灰色涂料说明毛子的RAM涂料也是地球科技也是偏灰色的),那些彩色迷彩是你的RAM涂料?机身为了省钱不涂难以相信你苏57会在凹腔体那里涂RAM涂料,骗谁呢?

图片

3.其次苏57进气道大图看下图。曾经在T50-6原型机有改进侧面格珊斜拉成菱形格珊,结果在量产机里恢复了直角格珊➕一层屏蔽网,这个就算放苏57一码,可是你的进气道下表面那个百叶窗怎么不处理?就这苏27的传家宝辅助进气道不敢动祖师爷之法?

图片

下图显示早期的T50原型机被拍到大部分叶片(含中心锥)当时鹅友造谣说是雷达屏蔽器?请问T50明明是5号机才做隐形测试,1号机装什么雷达屏蔽器?骗谁呢?

图片

4.最后下图也证明苏57/T50的雷达屏蔽器是蚊香形状的,有力打脸了最早把1号机的117叶片指鹿为马成雷达屏蔽器的鹅吹。

图片

5.再看下图最右侧的进气道左右有S吗?直通进气道对隐形什么后果不用再强调吧?

图片

看下图的上下有S么,那鹅友忽悠的小S弯曲段到底是什么?其实苏57直通进气道前半截的确凹了一段但不是为了隐形而是为了让出茧包格斗弹的作动筒空间。

图片

 

6.翼下作动筒。下图为F22A翼下作动筒处理,图放大可以清晰看到F22的翼下作动筒处理和J20一样采用了柔性隐形毛刷处理爬行波。

图片

再看看下图苏57怎么处理翼下作动筒的?愣是4个大缝隙嫌地面雷达盲还是蠢?还是说你苏57一上天地面雷达智能筛掉你四个作动筒大缝的信号?

图片

学你24发29命中的最伟大的奇迹?

图片

7.弹舱接缝。再来看看下图苏57无敌的弹舱缝隙,就算热胀冷缩也没必要这么夸张吧?还是说你的腹部特色涵道低压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热胀冷缩变化量大于F22/J20弹舱?

图片

图片

8.雷达罩垂直是最大槽点。哪怕KF21/J10C也知道雷达罩要斜置才能偏移回波方向,你这垂直的雷达罩设计回波对准敌机雷达?增强被发现概率?

图片

真应了查尔斯张的著名结论:只要苏57开雷达就像黑夜中开手电筒一样不隐身了。 下面两图,看就问苏57的舱盖大锯齿在哪呢?怎么是圆弧的?

图片

图片

下图为土耳其的KAAN锯齿铆接蒙皮和多面体光电传感器,KAAN指标定在0.01~0.1平方米,的确比你苏57的0.1~1平方米在隐形方面更有追求。具体看:

图片

9.苏57为啥用个J10C这种4.5才用的球状IRST呢?RCS性能能好到哪里去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10.垂尾方面。F22是固定大垂尾,而苏57、J20都采用了全动小垂尾,全动小垂尾固然降低了阻力,但存在转轴就要处理爬行波和电磁波绕射。
下图可见J20垂尾用了斜切和边缘凹陷阻止迎头射来的电磁波,使之偏移回波方向。

图片

下图苏57继承了苏27的垂尾基座冷却空气进气口一共四个凹腔体、每个垂尾下面的进气道有隔板分成2个,无任何斜切或凹陷处理,明显轻视对手的机载雷达水平。

图片

11.鹅友最不服气的是苏57迎头RCS和F18E处于同一量级是怎么回事?
波系角度:F22是8波系、J20的尾椎有棱面处理边条也拉直了所以10波系、F35是10波系,苏57多了个尾椎所以是11波系,苏57在五代机里即便按最得意的波系平行原则也是垫底的,F18没有遵守波系平行原则。
为何说处于同一量级?下图是苏霍伊专利文件中译本:

图片

下图是塔斯社的宣传图均显示苏57迎头RCS在0.5平方米是可靠的。

图片

下图显示F18E西方宣传口径是迎头0.75平方米,的确可以算同一量级。

图片

后起之秀KAAN也大量采用锯齿铆接和多面体传感器、而苏57被人诟病的固定铆接无锯齿仅活动舱盖是锯齿的,那么看下F18有没有锯齿舱盖?下图为F18E主起落架舱门明显是锯齿的。

图片

所以CF期刊写苏57迎头和F18E处于同一量级无疑是合理的。 至于为何苏霍伊折腾23年(2010年首飞苏57原型机T50,从2000年启动PAKFA项目计算)设计出隐身这么不伦不类的苏57?

图片

图片

从下图红线处或能得出答案——西蒙诺夫希望重新开发苏27雷达遭遇了业内顽固守旧派的阻挠,天不生西蒙诺夫,苏57无法再壮士断腕。

图片

全文完。“寒霜傲雪2021”大佬基于现有资料,从11个角度,对苏-57 的隐身能力进行了相关分析,欢迎大家去微博关注大佬收看更多航空分析好文。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9 分享
相关推荐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