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下看完的第一本《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的读后感。
关于上篇和中篇可见这里:
20.以往美国潜艇都是用海洋鱼类命名,但洛杉矶级为了回报在688洛杉矶项目预算中支持海军的国会议员,以这些议员的选区所在主要城市来命名……玩儿的六六六啊!
随后这种美版双拥共建命名,就成为海军和议员勾兑的绝佳礼物,并且就像上文提到的里科弗对于违反海军传统潜艇命名的评论——“鱼”鱼不会投票!(当然就没有被统战和笼络的价值)
20.关于美帝部分军工企业项目报价过低的问题。
现在我们经常调侃,美帝有些企业瞎报项目低价,中标之后在慢慢涨价的故事。但这并不是这种策略的原本之意。
在洛杉矶项目中,电船在72年前后的35个月内,拿下了18艘洛杉矶级订单。虽然688比上一代潜艇更大更长,但电船报价却基本相同,并且报价低于竞争对手纽波特纽斯,也低于海军估算。
这是因为电船认为,随着学习曲线的发展,成本在中后期的订单中,会因为人员和管理更加熟练走上正轨,变得低于早期批次。所以可以用低价抢来大笔订单,用中后期利润补上前期小亏的同时,做大做强自己并且打压对手企业!
应该说这个策略相当牛逼,但签完合同的1973年前后,越战和高通胀,经济低迷等,打破了这个如意算盘。其实目前我们老说的美帝军工企业这个套路,除了恶意竞标后期故意涨价外,多少也有上面提到的因素,以及通胀的原因。
21.洛杉矶的建造进度一言难尽,太糟心了,实在无力吐槽,各种扯皮,并且从第一艘到最后一艘全部出现这种问题,这段建议直接看书中大段原文,太痛苦了。
22.除了建造进度,电船公司的建造质量和造价都不如纽波特纽斯厂,脾气还大,跟海军为此争论大战数年之久。
最后实在是海军有600舰艇大计划后墙不倒,才和电船和解,给脾气更倔的里科弗气得够呛,然后喋喋不休的里科弗就被找了个岔子强制退役了……(1982年的事儿了,他的时代也该结束了)
23.任何一型装备,都是为了特定战术战略而生,并在总体设计上为此付出不同的妥协代价和侧重。
688洛杉矶为了六七十年代的反潜阻栅,也就是拦截意图攻击航母编队而进去大洋的苏联远洋潜艇,本质是防御。
而里科弗退役后,大时代的变化下,美海军战略改为莱曼的“海上战略”,也就是主动出击,攻其必救,主动攻击苏联海军弹道导弹核潜艇。此时当然也就需要新一代核潜艇产品,也就是SSN 21,也即21世纪攻击核潜艇,后来的海狼。该项目在李科弗退役后的1983年正式启动……
24.”洛杉矶”级的升级批次区分,76-96年共建造服役了62艘。
从首艇SSN-688到SSN-718为止的31艘,是基于原始设计的基本型,被列为Flight I批次。
从SSN-719到SSN-750的8艘,是引进垂直发射器的VLS型,被列为Flight II批次。
自SSN-751以后,到SSN-773的23艘,被列为Flight III批次,也称为688I。为引进艇艏水平舵,强化北冰洋活动能力,以及其他包括战斗系统、声呐等进一步升级项目的改进型。包括引进BSY-1战斗系统、水雷回避声呐、两种拖曳阵列声呐等新装备,还拥有改进的桅杆传感器(包括Type22红外线/光电潜望镜与改进的测向仪)、艇壳与声呐罩的特殊表面处理(消音瓦)、更安静的机械设备(螺旋桨推进器、泵与电气设备)、改进的导航系统(陀螺仪/舰艇惯性导航系统),以及更好的”目标动态分析”能力,改善了稳定性(艇艉增设两面鳍),还增加了先前批次”洛杉矶”级所不具备的水雷运用能力(可以使用Mk67机动式水雷与Mk60鱼雷管发射水雷)。
也就是在688I,彻底将洛杉矶级设计之初预留的250吨储备浮力用完,该型艇的升级之路彻底堵死。
最终总结:
张老爷子的《洛杉矶级核潜艇》绝对值得一看!书中一方面详细介绍了洛杉矶级的历史背景和技术路线,另一方面少见地展现了以里科弗为代表的现代装备发展历程中的政治与人事斗争,精彩至极!话不多说,建议去看原书!
全文结束!剩下的几本等笔者看完,会继续和大家分享读后感。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