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1400字左右,附图近80幅,欢迎转载转发。
先看两组垂发装填的细节图,感受一下当下主流舰载导弹是怎么吊装和装填的,图片是最直观的表达语言。
图片拍得很不错,意犹未尽,再来一组,所附图片为波特号DDG-78和克拉克级干散货船威廉·麦克林号T-AKE-12模拟装填的场景,在美国东海岸。
这玩意儿和平时期基地完成的事儿,看着很轻松,美国也曾设想海上完成,但海上波浪的影响,一直未能成功,即使在基地,真的到了战时那就更不一样了。不过美军似乎也没有死心,”矢志不渝“ 在继续琢磨新的海上再装填技术。
海上再装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首先补给船的晃动和岸基固若磐石有着天壤之别,还有就是装填工程耗时巨大,而且增加了额外的设施,负重就不说了,还占用舰船有限的空间,也不利于舰船隐身,虽然几次改进升级了工装,让部分动作更简单有效了,但时代不同了,技术又进步了,现代舰船的巨大的携带量让这技术已成鸡肋。现代舰船携弹量少则几十枚多则上百枚甚至更多,绝非几十年前所能同日而语!
再来说说垂发,在早期,舰载导弹基本上或者说大多采用倾斜方式发射,首先需调整舰船航向,使其对准或迎向发射目标,然后发射指引导弹奔向目标。
但问题来了,首先战场环境瞬息万变,舰船航向调整也是需要时间,还有就是多方向导弹来袭之时,就会变得很棘手。其次,倾斜方式装置自身占用较大的甲板面积,同时也影响到了舰船的携弹量。
随着技术发展,舰载导弹垂直发射方式应运而生,垂直发射,导弹在发射之前就一直处于垂直状态,发射后再调整飞行姿态奔向目标, 也就是说导弹的打击过程更多地依赖导弹自身。
上世纪苏联也搞垂直发射,最为“经典”的是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的那种“左轮手枪”式垂发方式,甲板面积占用是减少了,但甲板之下的空间占用依旧巨大,下回再讲基洛夫的时候细谈。当时北约系舰船更重视模块化,模块化的甲板下罐式导弹发射系统走向了历史舞台,最初是为宙斯盾的导弹巡洋舰设计,后面就“发扬光大”了,典型代表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Mk 41垂直发射系统/VLS。
MK41的发射器高度(导弹长度)有三种尺寸:自卫型5.3米,战术型6.8米,攻击型7.7米(需要在底部装适配器以适应不同的尺寸)。8单元模块的空重为:自卫型为12200千克,战术型为13500千克,攻击型为15000千克。系统采用各自独立的数字发射单元。计算机同时控制多枚导弹,在最短时间内应对和攻击不同目标。导弹垂直发射后,导弹根据不同的目标设置调整其飞行姿态,完成打击任务。可全方位攻击和拦截目标,大大提高了导弹的发射效率和反应时间,增强了舰艇的作战能力。
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方式或类似的垂直发射基本已成主流,而且后续舰船模块化设计更是推动了这一技术的发展,由于模块化设计,垂直发射装置的多少,奢简由人,因舰而异,给设计和后续舰船升级调整都带来了不少的柔性和便利。另一个因素也促使各国普遍重视垂发,那就是其关乎舰船的隐身性。
总结一下就是,垂直发射系统更适合实战需求,占用甲板面积更少,且模块化通用化可柔性调节具体舰船的任务模块和打击能力,而且给维护保养及后勤带来了便利性,减少了不少工作量。当下垂直发射系统甚至或者夸张一点说,已经成为衡量舰船性能的一项关键技术指标。同时备受各国海军的青睐。
当然有些弹体比较小的近程舰空导弹依旧采用倾斜式发射,首先弹体轻盈,发射架和支座也不大且不重,尤其是其转向异常灵活,反应迅速,所以如海拉姆等近-防系统依旧采用倾斜式发射。 今天先聊到这,有太多的要聊了,下回再继续。附图简笔画为MK56,其余注明的以外基本为MK41.
暂无评论内容